编者按东方(华北)大学城一期工程告竣,首批10000名北京工业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等9院校的新生于新学期入住大学城,并将于9月15日举行开城典礼。 投资兴建这一宏大工程的是一直从事人力资源服务的北京外企服务集团。他们基于对教育事业以及对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认识,动议兴建这一具有全新理念的教育科技产业园区,应该说,这是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大胆实践探索,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大工程。 为了关注这一新生事物的成长,深入探讨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新经验、新办法,本报编辑部和北京外企服务集团共同组织了“大家共担全民素质教育的社会责任”研讨会,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对大学城的定位、机制、管理以及发展方向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广泛认真的研讨。今天发表这次研讨会发言纪要。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面向21世纪,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培养创新能力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韩敬民(北京外企服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东方(华北)大学城董事长):
北京外企服务集团(FESCO)是国内第一家为外国及港澳台企业和金融组织驻华机构提供人力资源和劳务服务的公司,是改革开放的产物。经过20年的探索、开拓、创新,创立了以人力资源为主并提供相关配套服务的产业名牌———FESCO。目前已为驻京4000多家外商机构提供外聘雇员28000多人。FESCO在发展人才中介服务主业的同时,还在旅游、房地产开发、科技信息、教育后勤等方面发展了产业,形成了一定的竞争能力和经济实力。
由于长期从事人力资源服务,FESCO对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十分重视。早在1986年,就经北京市教委批准,第一家出资委托外交学院代培经济发展急需的外语专业人才。20年来,FESCO与国内外知名高等学府合作开展各级各类学历教育、MBA教育,设有培训中心,对外企职工进行岗前和在职培训。1998年我们在公司发展规划中,便关注到教育产业。21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时期,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瞩目于综合国力,而综合国力的竞争,最终体现在高素质人才上,而人才的培养则有赖于教育。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加入WTO迫在眉睫,我国的高等教育面临严峻挑战和发展机遇。我们是搞人力资源服务的,很想在教育发展上出一把力。FESCO能发展到今天,完全得益于改革开放,得益于人才。因此,回报社会、兴办教育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富而思源,富而思进”,今天,我们面临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企业的发展一定要有前瞻性,把教育这一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当作企业发展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吴志功(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
我第一次到东方(华北)大学城是今年3月份。我发现,这是一块令人振奋的地方。到目前为止,我已经来了6、7次了,每次来都给我一种日新月异的感觉,让人非常振奋,让我感动:第一,他们热爱教育,为教育献身的态度让人感动;第二,建设速度让人振奋,一个星期一层楼,让人感到中国人有干大事的速度;再有就是力度,东方(华北)大学城总投资几十个亿,建成一个10万人以上的大学,这种气魄,让人感觉中国高等教育是大有希望的。同时,我还觉得有这些具体的意义:第一,它是认认真真落实全教会精神的举措,全教会的主题是“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振兴教育,全民有责”。北京外企服务集团是有远见的,不管是直觉也好,远见也好,他们先于全教会做出了这件事。全教会是去年开的,而他们这项工作始于1997、1998年,从这一点来讲,是非常有远见的。第二,全教会中第12条说得很清楚“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采取一切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和其他力量来兴办高等教育”,东方大学城的兴建,是中国高等教育在办学体制、高校后勤化、办学模式等方面做出的非常重要的探索。
程静(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教授):
我在前几年就听说大学城的事,当时觉得很新奇,因为当时连那块地还没有呢,还是图纸。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图纸变成了实物,一座初具规模的大学城已经崛起。时间这么短,非常了不起。这种变化这种速度令人赞叹,一定要这样办教育,只有这样,中国的高等教育才有希望。中国的高等教育要在“十五”期间达到普及、大众化的话,按照这样的速度就很有希望了。
熊家华(北京联合大学校长):
我们是最早和外企服务集团联姻的高校,去年招了4个班,160多人。今年准备入住大学城的学生将达到1700人。
目前,我们考虑在东方(华北)大学城建立分校。通过这一年多的实践,我认为如果没有大学城,我们今年绝对招不了这么多学生。应该说在办学空间上,大学城给了联合大学、给了高等教育一个发展的机遇。
企业参与办学,在政府主导地位之外,又多了一条培养人才的途径,这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意义重大。
左铁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北京工业大学校长):
我们跟外企联系比较早。我的意见是:外企服务集团在办教育这个问题上有远见卓识,是抓对了。应该说一个国家的兴衰系于教育,历史已经一再证明。日本在二战以后,经济非常困难的,但是教育上来了,人才培养起来了,经济就上去了。世界上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非常遗憾的是,我们国家的教育经费在国民经济总收入中所占比例较小。国民的文化素质也令人担忧。就说北京吧,王府井步行街刚修好时,才几天时间,不少公用设施都被毁坏了,管也管不住;还有大量的假冒伪劣产品问题,这些都是教育的问题。但是我们现在有一些急功近利思想,从领导到老百姓都有一种急迫浮躁的心理,什么容易见效就办什么事,所以没有多少人肯在教育上投资。所以我觉得教育还有一个再宣传和再认识的过程,还需要很多像FESCO这样具有远见卓识真抓实干的企业,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共同托起教育这一明天的太阳!
“大学城”是一个全新的理念,东方(华北)大学城是改革的产物,其意义远远超过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范畴,应该成为不同校风、学风和文化的融汇地,教育教学的改革试验田
程静: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习惯于关起门来搞自己的“小而全”,由学校办社会,学校的包袱越来越重,吃力而不讨好。比如,学校招生受制于学校设施,学生宿舍有限,有多少床位招多少学生,学校的规模扩大不了,这就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
现在,北京外企服务集团提出大学城的设想,给高等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和环境。去年扩招,高等学校最苦恼的就是,招多了无法安排,招少了,又不能响应政府的号召。从高等教育发展的情况看,学校设施远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投入。东方(华北)大学城的建立,给了高等院校极大的拓展空间。政府不用花很多钱,规模可迅速扩大,办学体制和模式也会有重大转变。
熊家华:
一谈大学城,人们的兴奋点都集中在后勤改革社会化上,入住的大学可以一心一意扑在“教学、科研、育人”上了。我认为,后勤社会化的问题固然重要,但是后勤社会化并不是大学城的全部,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改革举措。另外,大学城还有许多潜力可挖,比如资源共享问题。教育资源共享大有发展的余地,实验室、图书馆共享等,管委会可以考虑怎样发挥各个高校资源共享的问题。再有就是学科、专业,包括不同学校办学风格互相熏陶、取长补短,是个真正的大学城,不要到了大学城以后,你一个圈,我一个圈,还是各办各的。大学城的意义还有待开发,它是一个创举,一个新生事物,关于下一步怎么搞,我有些想法不是很成熟,大学城一定要大,规模小了那不叫大学城,叫分校。一定要学校多、学科多,而且规模要大,进来以后确实觉得心胸很开阔,在这个地方学习,环境很优美、很高雅,环境也有育人的功能。
张宇燕(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我看来,对大学城而言,最重要的还是教师,因为学校的灵魂是教师。能否把一流的教师吸引到这里来,是大学城成功与否的关键或根本问题。对大学城的建设者来说,恐怕还是要有一个管委会或教授委员会那样的组织,由它们出面,开始可以先用高薪把好的教师吸引过来。具体办法有很多,比如可以设立基金搞讲座教授,也可以聘任一些大学城自己的优秀常住教师。另外,我觉得大学城应该允许跨学科、甚至跨学校选课。比如,我是联合大学的,但想听教育学的课程,而教育学只有北京师范大学有。这种校际交叉选修课程如果是允许的,那么我认为大学城的一个最具有潜力的优势就发挥出来了。否则,封闭管理的大学就和一般的学校没什么区别了,它的吸引力也就随之大减。据我所知,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这两所世界名牌大学就允许跨校选修课程,修完课后的学分,双方都是承认的。当然这里也有一个管理问题,特别是聘请教授的成本各校如何分摊和学生学籍的管理等问题,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傅军(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佛大学博士):
大学应该是综合的,university与universal是同根词,应该包含博大的、宇宙的意思。大学城请哪些学校、哪些专业来,应该有一些战略的考虑。理想的应该是各学科都有。大学不同于高中,应该有一些独立性,各学科的碰撞才能体现出大学的价值。大学教育的特点是综合,不是专科式的。新的思路、创新,光说是没有用的,必须有个制度来支撑它。交流碰撞也并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产生的,而是慢慢在一起开会、上课、聊天产生的。国外比较好的综合性大学,对外交往交流非常多,老师和学生都是如此,思想创新是怎么产生的呢,主要是通过交流、碰撞、争论之后激发出来的。
程静:
这么多年来,教育改革的路要怎么走,我们一直在探讨,如我们学校的实验学院,1993年就已经建立了,当时是依托学校挖潜办起来的,在没有脱离母体的时候,有很多教育改革的想法,我们觉得都非常非常困难,无法在学校里解决。其实在1993年建立实验学院的时候,我们就考虑能不能在学校外边找一块地,实行一种全面综合改革。这样我们在大学城找到了一个新天地,这叫校区,实验学院在脱离母体以后,就可能在机制上进行改革,对我们本校的影响就小多了。这样的改革实验区可能会给我们新的机制带来一个比较好的发展机会,大学城能以一个教育特区的角色出现,我们办学能够更加适应市场。大学城应作为一个教育特区,在专业设置、学生收费、人事聘任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我们要求教师用新的教育思想、教学观点、教学方法、教育手段影响学生,包括教学的组织方式、模式可能都会有一些变化,这就有别于现在一些传统大学的做法。
大学城是科学城、文明城,也是生态城,大学城的建设应纳入城市建设的综合规划之中,真正体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办大学,适应大学的发展建设城市
韩敬民:
大学城是科学城、文明城、也是生态城。因为大学里有高科技,以此建新城,起点高、水平高、质量高;大学里有文化,文化尽管不等同于文明,但是,文化是文明的支柱,有文化,就会有教养、有道德。大学城没有污染项目,重视生态环境是办学的基本要素。
大学城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历史上第一批城市都发源于农业发达地区。今天的大学,则应当伴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而兴起。北京的海淀区,是赫赫有名的八大学院聚居地。对于中关村科技园,京城西北部的城市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在,北京市的城市建设要发展,当然不能走老路,应当规划好,合理布局,配套成龙。东方(华北)大学城选址在距京城40公里京津高速廊坊出口处,面向北京,背靠天津、河北,交通便利,教育资源丰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学城完全可以成为北京市东南部连接冀津城市化建设水平很高的一个新区。
杨东平(北京理工大学高教所研究员、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实话实说》栏目总策划):
由企业来投资建设大学城,作为一种社会力量办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而且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当前的中国高等教育正面临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大学也正在面临一个大规模扩张的时期,它必须寻找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过去纯粹由政府来投资肯定是不行的。现在大学本身的扩张也有几种模式,一种是在本地,再扩大一些校园,再征些地,就地发展;还有一种最典型的是在远郊区建设一个新校区,甚至在异地建设新校园,俗称分校;第三种模式就是我们现在这个大学城,大学城这种模式实际上是由一个商业机构提供一个平台,吸引各个学校到这儿来办学,这个模式也确实是一种新的尝试。盖房子和办大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果有钱我就可以盖一批房子,但是真正的问题是盖完房子以后,怎么把它变成一个大学的社区,我觉得在这方面确实有一个理念的问题,它跟建一个开发区不一样,跟建一个企业也不一样,它必须成为一个有机的文化的社区,而且是以学生为本的,一定要体现这一点,所以大学城的概念本身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在我们今后的发展中要不断去充实和完善。是建设一个新的社区,而不是一个普通的房地产项目,所以它就需要很多附属的设施,要有很多配套的服务业,尤其是文化产业,不是说这个城里面只有学生和教师,实际上它是一个真正的“城”。我觉得提出大学城这个概念很有价值,但是怎么做、怎么实现这个理念,可能还需要有很大的创造性,这在软件的服务上特别重要。一个大学或是一个社区,真正的先进性、现代性还体现在它的软件上,硬件上只要有足够的钱就能建成。所以我觉得第一期工程是一个快速建成的项目,在第二期、第三期工程当中应能更多地体现大学和教育的这种理念,在设计规划的时候能够考虑到这种前瞻性和发展的可能性,我个人相信大学城是大有希望的,很有可能成为一种崭新的模式,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有益的探索,同时,也为北京的城市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教育是花钱的事业,校企互联互容,强强联合,目的是要争取“双赢”结果,学校“赢”在减轻包袱,一心一意教书育人,企业“赢”在进入一个有朝阳产业之称的全新领域
张宇燕:
我总的感觉是,大学城是一种创新,是一个新生事物。高校后勤工作的社会化、市场化,在中国是一个很有希望的发展方向。而教育市场化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当今世界的潮流。企业办大学城,应该讲也是顺应了这样的潮流。不过,既然是由企业来经营大学,既然社会参与办教育是一件好事,所以我希望,在社会受益的同时,企业也应该有所盈利。这也是我一贯的观点,好事一定要有好的回报,否则好事的出现就总是低于社会对好事的需求水平。当然,这对大学城的创办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策划好、运作好、管理好,特别是要在体制上有所创新,最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做到皆大欢喜。只有如此,东方(华北)大学城才会有一个美好的前景。
左铁镛:
兴建大学城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建好以后如何管好更难。首先是体制问题,这要认真考虑和研究。不过,东方(华北)大学城的筹建单位也是一家国有企业,她比别的企业更有远见,勇于闯入一个全新的领域,这一决断可贵也可嘉。但是,办教育是要花大钱的,按目前学生公寓的收费标准,4人间每人每年1600元,8人间每人每年1000元,而且每个房间还配置床、衣柜、桌椅、电话、电视以及电脑接口等等。
收入这么微薄,能够维系多久?长期维系下去的时候,就必须算经济账。你们算一笔账,如果这样下去,开始时可以,一个企业最后给拖垮的现象并不少见,所以这个问题要很好考虑。在教育上,政府是主导,这是坚定不移的。后勤社会化的主导也应该是政府。大学城提法很新,如何运作,需要很好地研究。在宣传上,我不希望过头,我希望要实事求是地反映一个新生事物,这完全是一个全新的模式和新的体制,有希望但也面临不少难题,国家政策上应予倾斜,我们大家都会帮助呼吁争取。这是一个好事业,但是必须要比较冷静地估计未来,同时一定要把政府拉上来,用足政策,否则以后比较难的时候就没有办法了。
靳振国(东方(华北)大学城管委会主任):
东方(华北)大学城筹建以来,国家教育部、北京市教委以及部分首都高校的领导都来过,大家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企业掏钱办教育图什么?”“什么时候能收回投资成本?”的确如此,筹建大学城,我们企业是经过深思熟虑严密论证之后才作出这一决策的。
北京外企服务集团作为总开发商统一征地,统一建设,将来还要统一管理,这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无疑都会双丰收。第一期工程建成后可作为资产抵押,“把东西变成钱”,除了公司最初的资本投入外,可以向银行贷款来建设大学城。人们的印象中,教育是个长线投资领域,是个无底洞,这话不是没有道理,但如果都把经济账算在前面的话,就永远不会有人去做,我们国家的教育就会永远处于落后的水平。因此,我们希望国家能在企业投资办教育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就象当年搞深圳特区一样,办一些教育特区,从而使我国的教育事业能够快速发展。关于大学城的经营方针,我们的原则是“服务为本,让利学校”,把目标锁定在“重服务、轻利益,努力建好人文环境,让学校毫无后顾之忧地做好招生、教育和提高教学质量”这一发展方向上。FESCO不仅要建成,而且要管好大学城,为北京,为全国乃至世界各大学,创造扩大招生、合作办学的良好物质条件,促进开发教育产业,为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培育出一批批优秀人才。
东方(华北)大学城正在崛起2000年9月,人们将惊喜的目光投向了河北廊坊开发区,一座规模宏大、高楼林立的东方(华北)大学城拔地而起,伴随着几十台塔吊,32个施工队,两万多名工人同时奋战的壮观场面。斥资兴建大学城的北京外企服务集团再次创造了奇迹,从破土动工到开学入住,只用了短短一年时间。施工阶段,用非凡的速度与效率,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东方(华北)大学城横跨京冀,地处京津高速走廊,距北京只有40分钟行程。目前,一期工程完工,占地2300亩,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建有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电算信息中心、教工学生公寓、社区医院等大小楼89幢,总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可容纳学生1.5万人。大学城设计总规模2万亩,10年内完成包括教学、科研以及商业、医疗、餐饮、文化娱乐等一系列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总建筑面积将达780万平方米。最终形成一个可接纳15万学生和5万名教职工的巨型教育园区。 大学城建成后,其规模及硬件,在北京乃至全国堪称领先,不仅将有力推动北京东南地区的教育科学及文化建设,合理调整北京高等教育的布局,而且还可以带动地区知识经济的发展。拥有6000亩园林绿地的大学城将作为环保型的社区,能为广大师生提供安谧优雅的学习环境,也是以北京为中心、辐射河北和天津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同时也将成为华北地区一个新型的旅游观光带,促进地区教育、科学、文化的全面发展。